新华网包头4月19日电(贾立君 白冰)蒙古族长调民歌全国巡演首站演唱会,18日晚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唱响。
当晚,现场可容千人的大礼堂被观众挤得满满当当。这个新兴工业城市的各族观众,上至古稀老人、下至怀中幼童,早早地赶来等待欣赏这场古老的草原文化盛宴。包头医学院麻醉系三年级女生达古拉等蒙古族学生,还特意佩戴了耀眼的民族服饰,以示对蒙古长调的尊崇。
演唱会上,著名歌唱家拉苏荣、扎格达苏荣、阿拉坦其其格、乌日彩胡,青年歌手布仁巴雅尔,新生代歌手比利戈巴特尔、龙梅、朱永飞、乌云苏都、花日、哈琳,以及“乌博长调组合”等,倾情献上的蒙古族民歌,一首接一首地紧紧牵着台下观众的心。
不少观众评价说,蒙古族长调是从血液里流出来的歌声;处在都市能够聆听如此醉人心魄的“天籁之音”,不失为一种超脱的艺术熏陶与享受。
“源于草原深处古老的蒙古族长调,能够受到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城市人的欢迎,首先在于其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演唱会总导演朱智忠说,现代都市多元文化的包容性特征也给原生态艺术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他告诉记者,如今牧区能唱蒙古族长调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蒙古族长调好听但很难学,因为它诸多结构要素远远复杂于其他民歌,代表了蒙古族歌唱艺术的最高成就,千百年来主要靠民间艺人口传心授。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古老的蒙古族长调曾一度濒临消失,近年来才又逐渐复苏起来。
2005年,我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以著名蒙古族长调大师拉苏荣为会长的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成立。不久前,中蒙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专家组,在蒙古国境内抢救收集了200多首濒临失传的长调民歌、录制了80盘音像资料带,为抢救、保护、传承蒙古族长调民歌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专家组还将于今年在我国境内开展此项工作。
据朱智忠介绍,蒙古族长调民歌全国巡演接下来将到北京、上海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