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中国文明网主持人高菲。今天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5周年纪念日,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被尊称为“京城活雷锋”的孙茂芳老师来到我们的演播室,和大家一起探讨“当助人为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个话题。孙老师您好!
[孙茂芳]您好!
[主持人]今天和我一起主持本场访谈的还有中国文明网的另外一位主持人李锦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中国文明网主持人李锦云。今天我们现场还有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北京市第161中学教导处副主任刘文明老师和北京市第161中学初二5班的康燕斌同学。你们好!
[刘文明]主持人,尊敬的孙政委,各位网友,大家好。
[康燕斌]我是161中学初二5班的一名普通学生,我叫康燕斌,大家好。
[主持人]本次访谈是中国文明网第一次采用多地点多媒体连线方式进行的。今天与我们现场连线的有北京市第161中学初一8班的同学们和新世纪文化公司的朋友们,他们将会在场外观看我们的访谈视频,并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随时在线提问,与我们的嘉宾孙老师进行互动。
[主持人]本次访谈我们首次采用了手机“飞信”访谈形式,网民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也可通过短信与我们的嘉宾直接交流。飞信用户添加到“888000至888095”任何一个群组中就可以参与互动。短信用户或中国移动其他用户,可以编辑问题发送至“12520066”参与我们的活动。
[主持人]节目开始之前,我们在连线的北京市第161中学初一8班做了一个小调查,问题是有多少学生知道孙茂芳老师的事迹。调查结果是:161中学初一(8)班,共有40名同学,其中23名同学知道孙爷爷的事迹,占57.5%。在这里,我想问问现场的刘老师和康燕斌同学,你们知道孙老师的事迹吗?刘老师您先谈谈。
[刘文明]应该说非常熟悉。今天通知我到现场来参加这次活动,我觉得和孙政委是一个缘分。因为孙政委被认为“京城活雷锋”,是我的偶像。更巧的是,我们还是邻居,我的爷爷奶奶经常跟我谈起孙政委的感人事迹。
[康燕斌]我以前了解过,而且还知道他是被誉为“京城活雷锋”,曾经帮过十几个孤寡老人,而且照顾他们的生活。我非常尊敬他,而且也佩服他把这件事情连续做了这么多年。

图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京城活雷锋”孙茂芳的名片。中国文明网 胡栋 摄
[主持人]今天,我们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和孙老师面对面的交流,近距离地感受一下“活雷锋”的风采。
[主持人]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主持人]雷锋1940年出生在湖南一个贫农家庭,雷锋精神影响了好多人,有不少影视剧也宣传过他。在您心目中,雷锋是个怎么样的人?
[孙茂芳]雷锋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很普通的人,也是一个很伟大的人。雷锋的名字很普通,但是家喻户晓。我也和雷锋同时当兵,他年龄比我大一岁。雷锋自己从来不说自己伟大,但我们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都说雷锋伟大,是可敬、可爱的人。
[主持人]孙老师,您做了那多的好事,您还记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在怎样的情况下做第一件好事呢?
[孙茂芳]我当兵就学雷锋,在1964年受雷锋精神鼓舞,那时候就学雷锋助人为乐,像雷锋那样做每一件好事情。第一件好事就是帮战友挑水,用小扁担做好事。那时候没有自来水,靠挑河里的水喝,有些城市兵不会挑水,我是农村兵会挑水,每天早晨早早就去挑水。战士们起来,水缸满了,能洗脸了,能刷牙了,都很高兴。当时也有人对我不理解,说小孙,你不好好学习,怎么挑水呀,思想不纯。后来我就坚持学习雷锋的精神。用小扁担去挑水,战士们高兴,我比他们更高兴。
[主持人]孙老师您说过:“我们现在要走的路,雷锋没有走过。”您为什么要这么说?
[孙茂芳]因为雷锋在部队只有两年多时间,960多天的时间。他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了无限的好事。我们是在雷锋精神指导下做的,我们做的事比雷锋要多、时间要长,但不论做哪一件事都离不开雷锋精神,在雷锋精神指导下做工作。我今年66岁了,我还没做够,在雷锋路上刚刚开始,因为雷锋在我的心目当中永远是指引的力量。靠雷锋精神指引我去做好事,所以这条路要永远走下去,认准的路就要走到底,靠什么?就是靠雷锋的精神,这样去做越做越有劲。
[主持人]孙老师,我们知道您一直很关注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现场调查,北京市第161中学初一8班的同学有多少人有过助人为乐的经历,请我们场外的主持人做一下统计,一会来看结果。同时,欢迎同学们积极踊跃的提问。
[1] [2] [3] [4] [5] [6]